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党建相关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项目
企业风采

新闻资讯

 

关注

祝贺 | 李兴钢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附名单)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2日 来源: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导读

  今日,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和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出炉。

  本文字数:3780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202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中,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共有8位当选。祝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建筑分会委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兴钢成功当选工程院院士。

  李兴钢院士简介

 

李兴钢,1969年生于河北唐山,分别于1991年和2012年获得天津大学工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建筑分会委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大型复杂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学设计导师,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李兴钢曾获得第十届梁思成建筑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建筑师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银奖、ArchDaily全球年度建筑大奖等奖项和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央企业十大杰出青年、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北京奥运工程特等功臣、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火炬手等荣誉。

  1

  设计理念

 

 李兴钢深入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中,融合中国传统空间思想,创立了以“胜景几何”理论和“工程建筑学”方法为核心的环境交互建筑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来应对问题,他的建筑研究与实践聚焦建筑对于自然和人密切交互关系的营造,体现独特的文化厚度和美学感染力,在城市条件下最大程度还原人们理想中的诗意空间。在他理想的建筑世界中,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城市也能处处充满静谧胜景与诗意几何。

  他认为,建筑不仅是人类为自己的生活空间所营造的庇护所,同时建筑也必需与它所处的环境——包括原生自然和人工自然——以一种密切交互的方式共存于世;建筑也不仅是人类所创作的伟大艺术,还应以被特定工程原理或技术场景约束的方式成为艺术。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建构建筑与自然交互的理想世界、寻获技术与诗意链接的互通之道。在我们今天的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巨变,对建筑学的未来有着近乎颠覆性的影响。

  

  代表作品

  李兴钢主持完成了以北京“双奥”主场馆为代表的多项国家重大工程设计项目——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等,其他代表作品包括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绩溪博物馆、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唐山第三空间、首钢工舍等。

  1. 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体育场“鸟巢”鸟瞰

与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建筑师一起制作“鸟巢”竞赛方案模型

  2002年,著名建筑大师赫尔佐格、德梅隆想要寻求一位熟悉中国文化且有国际视野的合作者,共同完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的竞赛设计。李兴钢从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既然是合作,就要有自己的思想。”在前期构思中,除仔细聆听大师的设计思路外,李兴钢还从中国建筑师的角度,对“鸟巢”设计方案进行补充、完善,让“鸟巢”成为融入世界语境的当代中国建筑。2003年4月,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和公众投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方案从44个方案中脱颖而出,正式确定实施。

  在这个方案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镂空手法、陶瓷纹路、古典窗棂花格、热烈灿烂的中国红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融合。整个体育场的结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膜材料覆盖这灰色矿质般的钢网,包裹着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令人惊叹的是,整个建筑屋顶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空间内部没有一根立柱,这样的造型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暴露在外的结构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整个体育场具有复杂和简洁的双重特质。均匀而连续的环形看台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观赛视野,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

  2.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

 自西南向东北俯瞰延庆赛区

  李兴钢及其团队提出“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赛区规划和场馆设计理念,创新性地采用了“以设计带需求、以场馆带规划、以科研带工程”的工作模式。研发了超长三维异形曲面赛道高精度生成与一体化成型、赛道地形气候保护系统、顺形势弱介入可逆式高山场馆、覆土大空间近零碳场馆、山地原生树木评估与保护移栽、超千米海拔落差生态保护与修复、基于自然环境信息模型的场馆数字化设计建造、基于多场景转换的“BIM+”信息协同等国际领先技术,建成了被国际认证为世界最好的滑行中心(雪游龙)、世界领先的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和最具生态特色的冬奥赛区,高质量、超预期建设完成延庆赛区及其场馆群,在超大尺度山地场馆中实现了可持续理念的工程化。

  3. 绩溪博物馆

 “水院”保留树木 © 李兴钢

  绩溪博物馆位于安徽绩溪县旧城北部,基址曾为县衙,后建为县政府大院,现因古城整体纳入保护修整规划,改变原有功能,改建为博物馆。包括展示空间、4D 影院、观众服务、商铺、行政管理、库藏等功能,是一座中小型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

  建筑设计基于对绩溪的地形环境、名称由来的考察和对徽派建筑与聚落的调查研究。整个建筑覆盖在一个连续的屋面之下,起伏的屋面轮廓和肌理仿佛绩溪周边山形水系,是“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的“绩溪之形”的充分演绎和展现。待周边区域修整“改徽”完成,古城风貌得以恢复后,建筑将与整个城市形态更加自然地融为一体。

  4. 商丘博物馆

 东南鸟瞰图 © 夏至

  商丘博物馆位于商丘西南城市新区,收藏、陈列和展示商丘的历代文物、城市沿革和中国商文化历史。博物馆主体由三层上下叠加的展厅组成,周围环以水面和庭院,水面和庭院之外是层层叠落的台地绿植和其外围高起的堤台(下面设室外展廊),文物、业务和办公用房组成L形体量,设置于西北角堤台之上。设南北东西四门,主入口设在南门,其它三门各有贵宾、临展、办公等用途。博物馆的整体布局和空间序列是对商丘归德古城为代表的黄泛古城池典型形制和特征的呼应和再现,博物馆犹如一座微缩的古城。上下叠层的建筑主体喻示“城压城”的古城考古埋层结构,也体现自下而上、由古至今的陈列布局。

  5.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元代北方骑马民族创建的一座草原都城(1260年由忽必烈于此建元上都,是元代和元大都交替使用的两个首都之一)的遗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闪电河(滦河上游)北岸冲积平地上,北部属浑善达克沙地,呈现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风光;南部为低山丘陵,展现出草甸草原的美丽景色。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991平方米,主体建筑5701平方米,是镶嵌在山体中的地上地下各两层的覆土式建筑,由展示区、文物库区、设备控制区、档案管理与研究区和多功能报告厅等各部分组成。其中展厅面积2440平方米,由前言区,序厅和4个展示单元区及1个临时展厅组成。

  博物馆在设计上,结合并充分利用现状废弃的采矿场来布置博物馆的建筑主体,以修整被采矿破坏的山体。遵循对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性的最小干预原则,将大部分建筑体量掩藏在山体之内,仅半露一小段长条形体,隐喻遗址的城垣。

  3

  学术著作

  李兴钢出版了《胜景几何论稿》、《静谧与喧嚣》等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创新体系。

  学术论文(近年部分论文)

  1. 上海临港星空之境海绵公园日月桥和无限桥. 建筑技艺. 2023,29(07)

  2.体育与生态共生的山林场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及其场馆规划和设计研究与实践. 铁道标准设计. 2023,67(05)

  3. 探索以中国式现代建筑设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施工企业管理. 2023(04)

  4.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 建筑技艺. 2022,28(08)

  5. 博物馆作为“城市客厅”.艺术博物馆. 2022(04)

  6.关于“工程建筑学”.当代建筑. 2021(10)

  7.“工程建筑学”理论、方法、技术概要和应用实践.当代建筑. 2021(10)

  8.弗雷·奥托的自然结构.建筑技艺. 2021,27(09)

  9.山林场馆 生态冬奥:可持续理念下冬奥延庆赛区规划、场馆与基础设施.北京规划建设. 2021(04)

  10.结构场域.建筑技艺. 2020,26(11)

  11.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设计研究.建筑技艺. 2020,26(10)

  12.与自然交互的建筑.当代建筑. 2020(01)

  13.文化维度下的冬奥会场馆设计——以北京2022冬奥会延庆赛区为例.建筑学报. 2019(01)

  14.佛光寺的启示——一种现实理想空间范式.建筑学报. 2018(09)

  15.身临其境,胜景几何 “微缩北京”/大院胡同28号改造.时代建筑. 2018(04)

  两院院士名单如下

  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规定,202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

  2023年11月22日

关于公布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工程院

  2023年11月22日